fengniao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.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(蜂鸟网 FENGNIAO.COM)版权所有
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-2
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 13001052615
举报邮箱: fengniao@fengniao.com
自从手机马达“嗡嗡嗡”与“哒哒哒”之争在网络上掀起热议,原本大家习以为常以至于并不怎么关注的手机振感体验,仿佛一夜之间就进入了大众视野,极端情况下,甚至有言论认为采用“嗡嗡嗡”的转子马达的手机都是电子垃圾。尽管该热议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,线性马达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,但搜索一圈厂商们的手机后发现,哪怕已经到2021年,厂商们在中低端手机上依然较少采用线性马达,原因只是零部件成本高吗?让我们来一探究竟。
▎手机为什么需要马达?
马达是英文单词“motor”的音译,翻译过来,有电动机、发动机的意思,不过与一般提供动能的电动机不同,手机里所采用的马达,实际上就是微型电动机的一种创新,其作用是提供振动,因此,用“振动马达”这个词来表示手机上使用的马达,实际上更合适一些,当然,之所以常使用简略的“马达”一词,或许是为了表述方便。
我们先来说说振动这件事。早在功能机时代,振动就成为了手机的一项标配功能,来电话了会振动,来短信了会振动,正是由于其十分常见与熟悉的特性,以至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的存在。
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,原本需要按下实体按键以实现对应操作,触摸智能手机屏幕即可,部分用户对这种虚拟按键感到不舒服,为了提高用户舒适度,于是厂商们开始开发并实现在手指触摸屏幕的瞬间,手机会产生对应振动反馈的功能,以此告知用户,系统切切实实的收到了您的指令。而产生振动的源头,就在于手机里那颗小小的马达。那么,手机是如何产生振动的呢?下图是早期的转子马达,其结构非常简单,左侧部分是一个偏重块,右侧是一个微型电动机。
电机通电后,驱动偏重块开始旋转,由于偏重块的“偏”,其会产生不断变化的离心力,于是就产生了振动。原理是不是非常简单?鉴于这种马达动力来源于不断转动的微型电机,因此也被称之为“转子马达”。正是由于这种马达结构简单,成本较低,因此早期被广泛应用在手机上。
▎高端手机上转子马达被线性马达替代
转子马达尽管结构简单、成本低廉,但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。首先就是电机在通电断电的过程中,需要一定的启动和停止时间,启动时会感觉慢一拍,而想要停下来,则会因为惯性在断电后还会继续旋转一段时间,给人一种拖泥带水的顿挫感。另一方面,由于转子马达是在旋转中产生振动的,因此没有方向性,转动也比较杂乱,这也就是新闻所谓的“嗡嗡嗡”。
此外,还有一种圆柱形的转子马达,因为相对长条形转子马达而言,就像被拍扁了一样,因此也被称之为扁平马达。
扁平马达作为一种转子马达,普通转子马达所存在的问题,扁平马达同样也有,只不过相对好一些。正是由于存在以上的的问题,在高端手机上,取代转子马达的线性马达便应运而生。
从名字就能看出,线性马达与转子马达的运动方向是完全不同的,转子马达做圆周运动,而线性马达则是通过往复线性运动来实现振动。上图是一枚X轴线性马达的渲染图,其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部分组成,其中动子主要由特制质量块、弹簧、永磁铁构成(图左右两边部分),定子则由FPC(柔性印刷电路)和线圈构成(图中间部分)。
当线性马达收到来自主板的驱动信号后,线圈通电,产生与永磁铁相斥的磁场,类似于磁悬浮列车,带着动子沿固定方向往复运动产生振动。因此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,线性马达又可以分为X、Y、Z轴等三类,其中X轴是水平方向左右运动,Y轴是水平方向上下运动,Z轴则是垂直方向上下运动,在实际运用过程中,由于Z轴运动空间有限,其实际表现只是稍微好于扁平马达,甚至由于二者外形有些许相似,有时甚至被人认为是扁平马达。因此在手机里用得较多的线性马达,通常是X轴或Y轴的。并且由于将X轴线性马达纵向放置,就变成了Y轴线性马达,而在手机内部元器件的排布设计中,鉴于线性马达体积较大,通常采用横向放置的方案,因此当提到线性马达时,通常就是X轴线性马达。
相对转子马达而言,线性马达有两大优势,一是线性马达接收到主板驱动信号后,启动速度非常快,而转子马达响应速度略慢;并且在振动结束时,线性马达也可以做到快速启停,不会出现像转子马达一样的拖沓的现象。二是线性马达的振动是沿着一个特定方向的,而转子马达没有方向性可言。
特定方向的振动,与即时启停的特点,使得线性马达本身具备较高的响应精度,基于精确的振动控制,厂商们可以此开发出丰富多元的系统振动反馈,从而提高手机的使用体验,这也是手机厂商在自己旗舰手机上普遍采用线性马达的重要原因。
▎是成本原因使得线性马达一直没能普及吗?
成本这事,得分两个方面来看,一是线性马达这个部件本身的采购成本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线性马达成本在不断下降,通过公开渠道例如某宝搜索能发现,入门线性马达的成本已经能低质几块钱,入手手机乃至中端手机却依旧较少采用线性马达,显然,不采用并非只是因为零部件成本高。
我们再次回到手机振动本身。手机为什么需要振动?在功能机时代,振动的作用主要是提醒人们,避免在静音模式下错失重要讯息。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,尤其是自从全面屏手机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形态后,耳机孔、听筒、充电接口等等众多部件,逐渐从手机上消失,在人与手机的交互过程中,为了让用户感知到手机系统多元的反馈,除了屏幕带来的视觉、喇叭带来的听觉,触觉成了新的发展方向,而触觉,正是通过手机振动所提供的。于是能即时启停的线性马达便成了最佳的振动发生器,通过厂商们精心地调教,手机产生了丰富且多元的振动,不同的场景、不同的应用,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振动体验,非常奇妙。
比如在取消了可按压Home键的iPhone 7上,搭载了被称之为Taptic Engine的X轴线性马达,当手指稍微按压Home键时,通过马达细小的振动,给人一种真的按下去的感觉,以至于很多iPhone 7用户在长时间的使用手机过程中,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个“秘密”。
在这个“模拟”的过程中,线性马达应该产生多大的振动?什么时候振动?振动多久?从而能做到优秀的振动体验,这显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,需要厂商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,而这可比单纯的的零部件贵太多了,而且手机厂商除了苹果之外,其他厂商的手机型号繁多,每一款都要做单独的振动优化以模拟更好的触感,作为系统工程而言,投入产出比太低,就像手机系统尚且不能做到及时以及长期的更新一样,振动优化或许在未来较长时间内,也只会针对少数机型进行。
▎总结
线性马达相对转子马达,从功能层面看,精准控制、即时启停,几乎是碾压式的存在,然而成本方面,就毫无优势了。当然,随着工艺的进步,入门级线性马达的价格也能做到更低,届时更多的智能手机采用了线性马达,推动手机整体振动体验升级,提高品牌口碑,用户、厂商皆大欢喜。
那买手机是否应该以它有没有配备线性马达为标准呢?不一定,线性马达应该是加分项而不是必选项,对于一部手机而言,应该从性能、拍照、外观、系统,品牌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,单独追求某方面的极致或许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当然,如果认为“不管我用不用,你必须得有”,那毫无疑问,相信自己就好。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
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